中国过热的集装箱市场促使总部位于鹿特丹的 Neele-Vat 物流公司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去年,这家鹿特丹公司与德国合作伙伴多伦豪斯公司(Dörrenhaus)一起,悄然成立了中国货运代理公司 NVD Asia,以进一步控制从中国通过海运、空运和铁路运往欧洲的货物。双方已持有多数股份。当地管理层拥有其余股份。
Neele-Vat 在中国的业务已开始起步,总部设在香港的新预订办事处已于去年年底开设了 8 家分公司,拥有 120 名员工。此外,还计划在越南、台湾和柬埔寨开设分部。
总经理库诺-瓦特(Cuno Vat)本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举措保密,但由于德国合作伙伴尼勒-瓦特物流公司(Neele-Vat Logistics)拥有其少数股份,正值该公司成立 50 周年,亚洲的举措还是泄露了出去。
联系点
成立合资企业的直接原因是能够通过现场采购办公室对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并有一个中央联络点。瓦特说,特别是在大流行病、严格的检疫规定和运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一点价值连城。因此,公司已经包租了自己的飞机,通过新丝绸之路处理运往欧洲的大量货物,以便及时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
有了自己的办事处,Neele-Vat 还能更快地应对中国港口的物流瓶颈,Vat 说。延迟、调整和取消是常有的事,这时我们能在当地迅速作出反应就很好。此外,在过去两年里,中国集装箱市场的行政业务数量急剧增加。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个集装箱的时间在两年内翻了一番。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变得更加透明,沟通也得到了改善。通过这种方式,NVD Asia 不想成为一家在中国的外国公司,而是一家拥有西欧管理的亚洲货代公司,Vat 说。
中立平台
NVD Asia 并非只为两大欧洲股东服务。事实上恰恰相反。该货运公司是一个中立平台,主要面向在中国没有自己办事处的小型代理商。目前已有约 100 家货运代理使用 NVD Asia,"Vat 说。因此,在该子公司每月 10,000 teu 的运输量中,大部分来自这些客户。
Vat 说,这些货运代理公司单个的货源太少,因此购买力太弱,无法从船运公司那里谈到好价钱,但通过 NVD Asia 的捆绑,它们可以利用较大的货量,从而在价格上与较大的货运代理公司竞争。
新公司的合伙人 Lars Dörrenhaus 表示,预计年集装箱吞吐量为 10 万至 15 万个海运集装箱。另外 3000 个集装箱将通过铁路运输。据 Cuno Vat 称,年吞吐量将增长 10-20%。